好地下藝術空間
  • 首頁 Home
  • 展覽 EXHIBITION
    • 2025
    • 2024
    • 2023
    • 2022
    • 2021
    • 2020
    • 2019
    • 2018
    • 2017
    • 2016
  • 活動 ACTIVITY
    • 2025
    • 2024
    • 2023
    • 2022
    • 2021
    • 2020
    • 2019
    • 2018
    • 2017
    • 2016
  • 創作培力計畫
    • 2023-2024
    • 2022
    • 2021
    • 2020
    • 2019
  • 國際交流
    • 國際駐村
    • 韓國大邱
  • 藝術評論
    • 專欄
    • 觀眾好文
  • ArtMeGo
    • 2019 ArtMeGo
    • 2018 ARTMEGO
    • 2017 ArtMeGo
    • 2016 ArtMeGo
  • 關於 About
圖片
【層層剝落後,我之所以為我】——小記謝明澄雙個展《落果》       文/ 彭家茵

存在不在,這是腦中浮起的第一個句子。觀看明澄這次在好地下的展覽《落果》於我是艱難的經驗,到處都是框線,線性的提問,線性的邏輯串聯,緊扣著「存在」所面對的矛盾和掙扎離,根的果,落下的果,承擔了自由及其苦痛後,如何定義自我,又如何找到安身​...➠

圖片
落果之後      文/于盈羽

〈落果〉系列作品,借用了法國作家米蘭·昆德拉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中對「輕」與「重」的哲學探討,呈現在成長過程中與家庭關係的思忖。「輕」象徵自由、無拘無束,但伴隨空虛和無意義;「重」代表責任
...➠

圖片
搖晃與湧動之中,終於到來的生活——小記惠瑜老師個展《浮流幻影》

文/ 彭家茵

惠瑜老師總是笑笑的。在記憶裡,惠瑜老師總是笑笑的,笑著問出讓我慚愧的問題,笑著談起讓我沉默的事情,或許正是因為我對於那樣的笑太困惑,也太心慌了,所以即便身為一個喜歡觀察別人背影...➠

圖片
■ 是唯一的座標:「味噌湯」雙個展 -李承翰《原來沒有這個煩惱》
​
文/李律昇
​
以我對李承翰照片的認識,比起書本,顯然他的作品更適合展覽。展覽裡的一切同時發生,有著無比絕妙的空間感。每次看他的照片,都覺得照片與... ➠

圖片
​若要讓我們認識一條河:羅惠瑜《浮流幻影》      文/李律昇​
​This is one life, and the personal pictures and the assignment work are all part of it.── Anna Leibovitz  究竟該用照片來講述一個什麼故事才好?看了些攝影展,一些攝影書,越看越覺得攝影家(與 策展人)對於照片的... ➠
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.
  • 首頁 Home
  • 展覽 EXHIBITION
    • 2025
    • 2024
    • 2023
    • 2022
    • 2021
    • 2020
    • 2019
    • 2018
    • 2017
    • 2016
  • 活動 ACTIVITY
    • 2025
    • 2024
    • 2023
    • 2022
    • 2021
    • 2020
    • 2019
    • 2018
    • 2017
    • 2016
  • 創作培力計畫
    • 2023-2024
    • 2022
    • 2021
    • 2020
    • 2019
  • 國際交流
    • 國際駐村
    • 韓國大邱
  • 藝術評論
    • 專欄
    • 觀眾好文
  • ArtMeGo
    • 2019 ArtMeGo
    • 2018 ARTMEGO
    • 2017 ArtMeGo
    • 2016 ArtMeGo
  • 關於 About